發表時間:2015-07-28 來源:原創
一、城鎮化發展過快引發諸多問題
當人們享受著城鎮化飛速發展帶來的諸多好處時,問題和矛盾也初露端倪,阻礙著城市的健康發展。
過快的城市建設導致建設過程中缺乏總體規劃,造成城市人口控制力度不夠,一些大城市人口和產業過渡聚集,由此產生的流動人口數量從1000萬猛增到1.3億,進而引發了很多城市病,如交通擁堵、城市道路網規劃與發展不符等問題,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安全事故死亡率的攀升。
另一方面,城鎮化發展過快導致社會結構不合理,公共安全事故頻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也是“高風險”時期,同時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城鄉發展不協調,區域發展不協調等問題。目前少數人占據多數社會財富,利益分割不均加大社會矛盾,各種市場陷阱不斷,也加劇了人們心理行為失序,社會出現焦慮、浮躁、失落等不平衡心理,進而影響公共安全發展。
面對著城鎮化飛速發展的實際需要與人們對此帶來的諸多問題的抱怨,城市的管理者們開始逐步思考并關注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甚至能夠在不影響城鎮化進程的前提下更好的滿足大眾的生活需求。
二、國家提出平安城市規劃政策
為了更好的維護社會治安,降低犯罪率,提升城市的整體幸福感,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與此同時,以安防監控為技術手段的平安城市建設逐步成為國家以及各地政府重點開展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設工作。
回顧中國平安城市建設的發展歷史,它的前身是“金盾工程”,之后是“科技強警”戰略以及“3111”試點工程。
1996年公安部出臺《“九五”公安工作綱要》,文中提到“堅持走科技強警之路”,“科技強警”首次以文件形式出現。
2000年,公安部又頒發了《公安部科學技術獎勵頒發》文件。
2003年,公安部發起“科技強警”示范城市建設(北京、蘇州、杭州、濟南作為較早開展城市視頻監控建設試點),共計21個城市。
200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共政治委員會,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的意見》。同年,在第一批4個視頻監控試點城市的經驗之上,“3111”工程迅速推進,第一批共22個示范城市開展視頻監控項目建設。
2006年第二批“科技強警”示范城市建設開始,共計38個城市。同年“3111”工程第二期建設也迅速開展,共66個城市及其下屬419個縣市。
至此,平安城市建設的熱潮正式在全國拉開帷幕。